格栅灯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格栅灯厂家
热门搜索: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

中国老照片外热内冷不少作品仍沉睡_[#第一枪]

发布时间:2021-06-07 16:58:02 阅读: 来源:格栅灯厂家

1839年达盖尔发明银版摄影技术后,没人会意识到,短短的几年后,遥远的中国,那时代变迁的细节,就被凝固在那些影像采集者手中的方盒子中。

从晚清到民国,这段时期的中国老照片成为国际范围的研究领域,现在的中国,那些业已泛黄的中国老照片不仅成为收藏界的新宠,也创造着翻涨奇迹。本报采访了晚清影像收藏者、英国博尔顿大学摄影博士在读、大连“保和艺术”执行总监王溪,谈谈中国老照片的收藏与研究在国外国内的状况如何。

圆明园观水法屏风

中国历史影像原件,大宗在欧美

从大连医科大学本科毕业的王溪,因为对老照片的浓厚兴趣,选择去了英国博尔顿大学读摄影博士,成为该大学第三位影像在读博士,也是第一个研究中国老照片的博士。

“中国的老照片目前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国家的博物馆、私人馆藏之中,这是因为照相技术本身就是由传教士、探险者、淘金客、政府官员、商业摄影师等西方人带入了中国,而在中国本土,由于战火离乱,新中国成立前的影像,尤其晚清旧影,反倒零落稀少。”王溪解释说。

人们常说的老照片,国际上一般指在1950年之前制作的照片,那个时代的照片因为感光层中含有较多的金属成分,色调比较丰富;而1950年之后,大部分相纸中加了荧光增白剂,照片看起来更白,虽然降低了成本,但同时也失去了部分层次感。但在中国,对老照片的定义,掺杂了对大事件的划分,而非以摄影工艺与技术界定。例如新中国成立后,“文革”前,按照事件范畴,本不属于“旧影”,但其稀有性与影响力在中国摄影史地位尤为突出,也被涵盖在“老照片”之列。在中国特有的影像历史梳理中,就出现了老照片划分为“从摄影术传入中国开始到民国之前的晚清照片”(晚清影像)“从民国到新中国成立”(民国影像),“新中国成立至‘文革’”(新中国老影像)三部分老照片特有时间段。

1900年,相机小型化,摄影变成了普通人开始消费得起的东西。这是一个朝代交替、军阀混战的时期,甲午战争、日俄战争、第一次世界大战战火纷飞,影响着中国。西方的摄影师开始广泛拍摄中国,同时因为社会学与人类学的引入,中国本土摄影师也真正意义上,拿起相机,记录社会,并介入相关的探索与研究之中。1930年后,二战与内战的硝烟,宣传摄影的风格不言而喻。在中国战场之上,不乏沙飞、吴印咸、王小亭,甚至卡帕、布列松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国际摄影大师的身影。

许多中国老照片还在沉睡

在英国有一批中国老照片的收藏机构,王溪举例说,除了英国媒体博物馆,还有威尔康基金会,针对约翰汤姆森,曾出版一系列晚清中国丛书并在全英巡展;布里斯托大学成立专门的中国海关影像研究中心等。美国的盖蒂博物馆和研究中心,一是收集的中国老照片数量大,再就是研究深入。

王溪说,对中国老照片的研究不算新课题。近年来,中西方诸多相关优秀学术著作相继出版。有针对早期中国摄影史学的梳理;有针对这一年代知名摄影师的深入研究;也有深入一个年代、一个事件或一个主题的专题研究。但总的来说,在中国影像研究中,除了对约翰·汤姆森、比托等少数职业摄影师的相关研究比较详尽,其余影像资料的研究还很少。“从英国媒体博物馆公布的目录上,大部分中国老照片还在沉睡的状态,没有人进行深入的研究,在中国,研究中国老照片的全职专业学者,总共也只不过十几人。”

目前在英国进行中国老照片收藏者有三种:一种是专门研究影像历史的专家;一种是影像交易的商人,分布在伦敦、伯明翰、爱丁堡等地;另外就是影像收藏家,他们喜好中国老影像,专注一个选题(如战争题材、人像风格、全景影像等),或者一种摄影工艺(如蛋白照片、立体照片等)进行收集。

而在现在的中国,王溪说,藏家的情况要复杂得多:专业摄影人、喜爱古籍的藏家、喜爱历史的藏家、从文物转入老影像的“经纪人”,还有不少已经意识到老影像里的“新矿脉”的投资人。

“热” 身价连年涨缔造新传奇

影像收藏市场经过多年培育和发展,已基本形成老照片、纪实性摄影艺术品和当代影像艺术品三大板块,并从中延伸出立体照片、照相馆、摄影古籍善本、底片、摄影技术技法,经典纪实影像艺术品、行为艺术的纪录、彩色影像等多种多样的收藏脉络。

影像投资已经是开始升温的价值洼地,其中中国老照片因为最为稀缺,涨幅令人咂舌。像40张比托的照片,几年前是80万,现在就已经涨到了400万。行情大好也导致欧美市场中国题材的原版老照片价格大幅上涨。

虽然目前中国拍卖市场中,“红色影像”一直备受欢迎,关于伟人肖像、革命题材的场景与仪式等都受到买家的喜爱。但王溪认为,未来中国老影像收藏里,成套的老摄影相册会很有潜力。从这样的相册里可以看出摄影师的拍摄路径,了解更多的摄影师信息,了解拍摄地以及作者在拍摄时的主观情感。

从目前国内市场来看,具有较高收藏价值的老照片,一定具备以下元素:年代早、品相好、成本昂贵、技艺精湛、具有较高历史和艺术价值的名家名作。因此,在收藏老照片时,应遵循老、精、稀原则。

“冷” 研究缺少体系定位

王溪正在采用众筹的方式收集和抢救中国老照片。长久以来,摄影一直都被认为是对个人生活的记录,或是一种新闻报道,“实际上,影像就是一种对历史的还原,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学术的整理和研究,在整理与集合影像数据后,才会涉及交流与买卖。”他和藏友合购了著名法国外交官谢满禄1880年至1884年的483张玻璃底版,其中关于晚清北京圆明园的影像,填补了中国圆明园历史的空白。王溪与国内外十余位跨学科学者,正在进行整合与研究,在明年,将研究成果汇集成书。

大连的老影像也是王溪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,例如,全世界第一张大连影像,源于第二次鸦片战争,英军在大连做补给,随军摄影师菲利斯·比托拍摄的大连湾全景(今青泥洼至三八广场)。这些照片对比今日,是研究大连城市历史的重要史料。王溪目前手里还收藏有几百张日本人拍摄的中国老照片,均未披露过。

王溪认为,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,兴起不足十年的中国摄影拍卖市场还很年轻。没有形成系统的摄影史研究体系与摄影批评体系。在世界摄影史中鲜有中国摄影的章节和脉络,国内博物馆和美术馆对摄影作品的收藏也不多,摄影收藏缺少必要的学术依据与参考。

建筑专用起重机货源

缓冲包装纸

普通陶瓷胶批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