蝙蝠、口罩、双黄连,这片真是神预言
疫情当前,每天变化的数字都在牵动着人们的心。
国内病例数仍在攀升,而国外的情况也是不容乐观。
据菲律宾卫生部消息,该国境内出现首例死亡病例。
这也是疫情扩散至20多个国家以来,首个在中国境外死亡的病例。
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,防控疫情工作迫切需要加强国际合作。
对于解决病毒传播的根源问题来说,这样的国际视野更是不可或缺。
早在九年前,就有一部电影,能够以如此格局看待人类面临疫情时的种种乱象。
同时,它还是一部“预言神片”——
传染病
Contagion
影片《传染病》问世于2011年。
但片中剧情却与当下现实高度吻合。
难怪网友称其是“预言神片”。
奇怪的是,这部电影此前在国内并不讨喜,在豆瓣上仅有6.7分。
但其海外口碑却表现不俗。
烂番茄新鲜度84%。
MTC得分70。
随着时间的积淀,内地不少网友认为它被严重低估。
此外,有评论指出这部电影非常符合科学实际,获得了医学专业人士的认可。
即便抛开口碑来说,这部电影是真正的大牌云集,也很值得一看。
贝丝是一家跨国公司的高管,由于工作需要,她经常在全世界飞来飞去。
一次出差后不久,贝丝回到家中突然发病。
丈夫托马斯赶忙把她送到医院,但已经来不及救治,贝丝就这么离开了人世。
医生无法判断出贝丝究竟是得了什么病。
托马斯在回家途中接到电话,得知自己的儿子也突然发病。
等他赶到时,迎来的是又一个亲人离世的噩耗。
与此同时,全球多地出现了类似的死亡病例,而且数量呈现不断攀升的趋势。
美国的专家组对贝丝的尸体进行了开颅检验,并提取了病毒样本。
在调查贝丝的密切接触人群时,他们还发现贝丝与自己的前男友存在出轨行为。
因而,贝丝已经将病毒传给了更多的人。
传染者从传染地回国,且存在出轨行为。
贝丝的故事和现实世界中韩国的那位确诊患者的“跨国毒爱”如出一辙。
这还不过是个开头。
专家们发现,病毒在感染者身上存在一定时间的潜伏期。
此时,虽然没有表现出症状,但同样可以传染给他人。
当专家组和相关部门商讨应对方法时,民众起初对此并不知情。
由于病毒扩散加剧,又临近圣诞节,当局宣布封城。
公共交通被封锁、各地区开始实施戒严管制。
一夜之间,外出的人们都齐齐带上了口罩。
为了民众的安全,降低人与人接触的风险,政府开始研究推行网上办公。
在特殊时期,总有一些造谣者唯恐天下不乱。
“网红博主”阿伦就是其中的代表。
他利用自己的“大V”身份,装模作样地直播自己尝试“解药”。
而实际上,阿伦不过想借此捞一桶金。
在金钱面前,他完全没有良心可言。
阿伦所说的连翘正是双黄连的主要成分。
电影中哄抢药店的场景和现实又是如此的相似。
影片在展现人性方面确实是下了狠手。
除了阿伦这样的反面角色外,连正面人物的私心也被呈献给观众。
高官和专家们,利用提前获取到的消息,通知自己的家人先行逃离。
比如,指挥防疫工作的奇弗博士。
当奇弗博士悄悄跟家人打完电话后,猛然发现身后站着一个普通工作人员。
对方态度坚决地告诉他,我也有家人。
派往病源地的科学家被当地一名负责协助的工作人员绑架。
原因是他的乡亲们是弱势群体,又面临着感染的威胁,他只是想通过将科学家作为人质,来换取一批疫苗。
因为他们深知,以正规途径想等到疫苗是遥不可及的。
连医用物资都严重匮乏。
更何况是稀缺的疫苗。
在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,疫苗最终被研制出来了。
随之而来的问题又出现了,疫苗生产需要一定周期,第一批疫苗数量有限,哪些人是第一批接种者呢?
当局想到一个办法,以公民生日的月日数字为依据,摇号选人。
现实中的疫苗研发没那么快,尚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。
但是多地已经出现了摇号买口罩的政策。
如今看来,相较于影片中种种预言性的细节来说,它的全球化视角反而更有深意。
表面上看,这是一部讲述传染病的电影。
但从内核上来看,它要探讨的是人类的公平性,尤其是在全球化的今天。
影片直到末尾的最后一分钟才交代了病毒的来源。
夜色中,一辆大型伐木车在森林里推倒了一棵树,惊起一群蝙蝠从树上逃窜而出。
蝙蝠飞进猪圈上空,将啃食一半的香蕉掉落给了猪。
最终,携带病毒的猪肉被送到了高级餐厅的大厨手中。
大厨打理猪肉,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,与慕名前来就餐的外企高管贝丝亲切握手。
这个过程看似有很多巧合,但实则又是必然。
破坏森林、滥砍滥伐的机器正是来自贝丝任职的公司。
来自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将发展中国家的廉价资源挖掘殆尽。
他们享受着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最高端的食物,最低成本的劳动力。
但是他们没有想到,全球各地的生态环境是彼此牵连的。
当机器在这里推倒了一棵树,大洋彼岸可能就会引发一场瘟疫。
这不是蝴蝶效应,而是大自然的因果报应。
时尚海报农业园林海报
卡通长页
淘宝全屏海报海报